15650282386
斜板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
一、淺池理論原理
設斜管沉淀池池長為L,池中水平流速為V,顆粒沉速為u0,在理想狀態下,L/H=V/ u??梢奓與V值不變時,池身越淺,可被去除的懸浮物顆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將H分成3層,每層層深為H/3,在u。與v不變的條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將u。的顆粒去除。也即總容積可減少到原來的1/3。如果池長不變,由于池深為H/3,則水平流速可正加的3V,仍能將沉速為u。的顆粒除去,也即處理能力提高倍。同時將沉淀池分成n層就可以把處理能力提高n倍。這就是20世紀初,哈真(Hazen)提出的淺池理論。
而在沉淀池有效容積一定的條件下,增加沉淀面積,可使顆粒去除率提高。根據這一理論,過去曾經把普通平流式沉淀池改建成多層多格的池子,使沉淀面積增加。但由于排泥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因此無法推廣。為解決排泥問題,斜板沉淀池發展起來,淺池理論才得到實際應用。
二、斜板沉淀池的設計原理
1.按照水流方向與顆粒沉淀方向之間的相對關系,斜板沉淀池可分為:
2.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水流方向與顆粒沉淀方向相同;
3.異向流斜板沉淀池,水流方向與顆粒沉淀方向互相垂直;
4.雙向流斜板沉淀池,水流方向與顆粒沉淀方向相反;
三、同向流斜板沉淀池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與絮體沉降方向相垂直,水流流動方向和絮體下滑方向一致,這樣一旦水流過大就會影響絮體下沉。因此,同向流斜板沉淀池的表面負荷可以設計的很大。但由于存在板間積泥、集配水不勻均、不能很好的解決泥水分離問題、清水不能有效收集、清水集水管常常被堵塞等問題,同向流斜板沉淀池在實際工程中采用較少。
四、側向流斜板沉淀池
側向流斜板沉淀池進、出水方向一致,水流順直,水頭損失小。且水流方向影響絮體沉降,因此水平流速可以設計的比較大。此外,側向流斜板沉淀池還適于平流沉淀池的改造。斜板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
當沉淀池池深比較大時,為使斜板單體不至于過高而難以制作和安裝,往往在沉淀池內沿豎直方向設置多層斜板,這樣,在斜板與斜板交界處的水流就很不穩定。而且,上層斜板上沉淀下來的絮體在下滑到下層斜板的過程中再次處于懸浮狀態,有可能被水流攪起而被帶出沉淀池。這種現象越往下越明顯,往往到了沉淀池底部會出現嚴重的泥水混雜現象,對出水和排泥都產生不利影響。
五、異向流斜板沉淀池
1、為解決側向流斜板沉淀池的排泥問題,又有人提出一種新的側向流斜板沉淀池形式——異向流斜板沉淀池。
2、在沉淀池內設置異向流斜板沉淀裝置,該裝置為多層折疊式斜板單元,兩端緊密連接兩個沉泥槽。錯層折疊式斜板單元為單片折疊式斜板在垂直方向上按照相同中心軸、相同間距組合而成。
3、水流從斜板中間水平流過,水中的絮體顆粒沉積到斜板上,當絮體沉積到一定程度后會沿斜板下滑到沉泥槽,經由沉泥槽自由下沉到沉淀池底部的泥斗。本沉淀池通過多層折疊式斜板單元和沉泥槽的設置,將出水和沉泥分成兩個獨立的區域,水流方向和沉泥方向不同,出水和沉泥互不干擾,而絮體一旦沉到泥斗就處于一個十分穩定的環境。
4、異向斜板沉淀池很好地解決了排泥問題,并且具有沉淀效率高、沉泥環境好,水頭損失小、適于平流沉淀池的改造等優點,對原水濁度變化有很廣泛的適用范圍,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更多關于污水處理設備的新聞資訊,請持續關注公司官網!